发布日期:2024-11-18 22:43 点击次数:115
【毛主席为什么不选择故宫,而是选择和故宫一墙之隔的中南海作为办公的场所】而且一辈子都不踏足故宫半步。现在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毛主席一生不入故宫的原因是什么?
1949年初,解放的曙光照亮了古老的北平城。随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开进北平,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也来到了这里,在香山虎峪选择了临时办公驻地。当时的香山,四周山峦环抱,树木苍翠,空气清新,环境幽静,很适合领导人们休养生息、讨论国事。更重要的是,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时期,香山远离城市喧嚣,易于防守,万一有突发情况也便于应对。
对于刚从农村革命根据地进入大城市的共产党人来说,香山也是一个很好的过渡。毕竟,他们对城市的环境和工作方式还不太习惯,需要一个缓冲和适应的过程。香山山清水秀,郊野风光,既有山林野趣,又离北平城不算太远,正好兼具了农村和城市的特点,是一个理想的过渡之地。
此外,选择香山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就是这里有现成的房子。尽管北平已经接管,但局势并不是完全稳定,城里还驻扎着一些国民党军队没有撤走。中共领导人刚到北平,城里没有那么多合适的住处,而香山的虎峪有一些质朴的四合院,还算宽敞,可以用作办公和起居之所。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无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就这样,从1949年3月至10月,在开国大典前的半年多时间里,香山成为了中共中央的临时"大本营"。在这里,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筹划建国大业,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做出了一个个重大决策,许多影响新中国前途命运的大事,都是从这里开始酝酿、讨论和决定的。香山因此成为了共和国历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地标,虽然它的使命是暂时的,但它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却是永恒的。
当然,香山毕竟只是一个权宜之计。随着形势日趋稳定,中央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在香山这样一个偏僻所在办公,已经不太适应发展的需要了。北平是新中国的首都,中央领导机关理应设在市中心。很快,中南海就被选定为中共中央的永久驻地。毛主席告别了香山,入主中南海,开启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毛主席拒绝入住故宫,而是选择了与之一墙之隔的中南海作为新中国最高领导机关的所在地,这其中有着深远的考量。起初,毛主席脸中南海都不愿入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面临着选择办公地点的问题。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毛主席对此事颇为慎重。
初时,毛主席常常两头奔波,只要公务告一段落,就尽量不在中南海留宿。据汪东兴回忆,毛主席之所以如此,是嫌在中南海找他的人太多,没法静心思考重大问题。
然而,当时任北平市市长的叶剑英多次上报,恳请中共中央进驻中南海,将其作为长久的办公处和居所。面对叶剑英的再三催问,毛主席颇感为难,甚至有些不悦地对周恩来说:"我不搬,我不做皇帝!这个剑英真固执。"
毛主席之所以将搬迁中南海与"做皇帝"联系在一起,缘于中南海的历史渊源。中南海旧称西苑,是历代皇家的禁苑。从明代嘉靖皇帝开始,不少帝王都曾在此居住。晚清权臣慈禧太后更是长期在此养老听政,并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皇帝。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也在中南海逼迫清帝退位,上演洪宪帝制的闹剧。
这些历史故事,毛主席了然于胸。他深知历代帝王、农民起义领袖都难以跳出的兴衰怪圈。早在延安时期,他就对此有所思索,并著文阐述避免重蹈覆辙的良策。在解放战争胜利在望时,他还特意让全党学习李自成兵败的教训,强调进北平是去"赶考"。
因此,当中南海这个皇家禁苑突然与自己发生关联时,毛主席本能地说"不",希望与之保持距离,以免引发民众不必要的联想。
最终,在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这个问题被摆上了桌面。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大家议决毛主席和部分中央直属机关迁入中南海。
选择中南海而非故宫,体现了共产党人与旧统治阶级的区别。共产党来自人民,为人民服务,因此不愿意也不应该住进富丽堂皇的宫殿。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长期过着简朴甚至清贫的生活,他们素来反对奢靡,崇尚俭约。住进曾经的皇宫,既有悖于他们的性格,也不符合他们的价值观。这种朴素,也正是共产党人的本色。
令人敬佩的是,在以后的岁月里,毛主席从未涉足过故宫,最多就是登上城墙,远远地眺望一下。这是他与旧时代彻底决裂的象征。他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皇权和专制已经永远成为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中南海虽然面积不及故宫,但胜在幽静舒雅,亭台楼阁,绿树成荫,既可以办公,也适宜休憩。更重要的是,它寓意着一种新的开端。在这里,毛主席和他的同事们运筹帷幄,指挥全党全国人民,创造了新中国建设的一个个奇迹。中南海因此成为共和国的中枢,一个承载着民族复兴梦想的地方。
(参考资料:毛泽东最初为何不愿住中南海? 2011年02月18日 人民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